景點介紹
陶淵明故居•守拙園景區坐落在有“世外桃源”之美譽的黟縣陶村,由黃山市守拙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開發,于2013年4月開工建設,在距黟縣縣城6公里的陶淵明后裔居住地—赤嶺村(陶村)遺址,恢復建成以徽派建筑為特色,且初見規模的“守拙園景區”。陶村為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次子陶俟之后裔陶庚四遷居地。村中至今仍保留大量歷史古跡和文化遺址,如保存完整的《陶氏宗譜》、陶氏祖塋、陶家池塘、陶嶺古棧道、陶氏宗祠等。
“守拙園”一個最重要的元素就是“拙”,拙:純樸、忠厚、善良、誠實。守拙:固守愚拙,懷揣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態,在物欲橫流的現實生活中不去爭名奪利,選擇歸隱山林。“守拙園”的意境就是體現陶公“拙”的思想,“拙”的生活方式,以及皈依田園,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,再現《歸園田居》詩中“守拙歸園田”令人向往的生活場景。
守拙園景區修復了陶淵明故居、水口園林、停車場、旅游接待、名人名言、陶氏源流文化展廳等設施,如今守拙園、文昌閣、“心遠地自偏”古匾額、桃花源記大型石碑刻、歸園田居詩碑刻及桃花源文化館、居住展館、陶氏宗祠、五柳堂、聚賢堂、陶公亭等初步完工了,再現了陶淵明筆下的《桃花源記》中的生產生活場景,體現桃花源文化的深刻內涵。陶淵明的《歸園田居》中有著“開荒南野際,守拙歸園田”的詩句,此處仿佛看到了陶淵明愿做“拙官”,不做“巧官”的志向,表現出他一生要堅守自己純真的本性。守拙是基礎,要以拙立身,以拙創業,以拙求進。守拙園也是取自‘開荒南野際,守拙歸園田’之意。
景點位置
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鎮陶村
交通信息
自駕路線:黃山市-黟縣方向-漁亭路口右拐縣城方向-黟縣繞城公路轉盤第三出口-第二個轉盤第三路口-往前四百米左拐4000米到達守拙園景區;
乘車路線:黟縣旅游集散中心坐前往關麓的公交,在赤嶺路口下車步行150米。